汉中一团伙造假蜂蜜不到1月卖500公斤 最终获刑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第一新闻》记者 陈雯婷 戚晓钟) 白糖加明矾,再滴入几滴工业香精,小学文化程度的人用这种方式造出的假蜂蜜,在汉中各县区卖出了500多公斤。今天(12月9日)上午,汉台区人民法院对这起生产销售假蜂蜜案进行宣判,当庭对八名被告做出一审判决。
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郑波:“用白糖、明矾、香精等原料制作销售假蜂蜜,其行为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被告人杜某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七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
参与制售假蜂蜜的八名被告中,判刑最重的杜某是这起案件的主要人员,也是最早从四川来到汉中制售假蜂蜜的。今年9月8号,汉中市公安局汉台分局在对汉中市汽车站对面的一家招待所进行突击检查时,发现几人行迹诡异,并从他们随身携带的物品中发现一袋白色粉末和制作好的两桶疑似蜂蜜的物品。后经公安和食药监部门鉴定,发现这两桶疑似蜂蜜中铝含量超标,而那一袋白色粉末就是嫌疑人用来制作假蜂蜜的原料明矾。
公诉人:“本案被告人销售给当地群众的蜂蜜,定性为违反食品安全标准,超范围滥用食品添加剂,足以造成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
据嫌疑人杜某供述,今年8月16日,他和他的同乡兰某携带制作假蜂蜜的原料来到汉中,入住了一家招待所。之后,他们在招待所楼顶天台,用白糖、明矾、香精等原料制作假蜂蜜,销售到汉中市各县区。杜某的同乡得知此事后,先后来到汉中,与他们一起制作、销售假蜂蜜。据介绍,这种假蜂蜜成本价大概在3元,他们卖到了8元至30元一斤。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该团伙已经销售出500多公斤的假蜂蜜。据了解,这八名被告都来自四川省汉源县,其中有两对父女,年龄最小的23岁,文化程度都不高。
被告人兰某:“因为没有文化知识、不懂科学。我们在家里也用明矾做油条吃、做麻花吃,不知道对人体、身体有害,所以害了别人,又害了自己。”